5G相關技術、概念及應用場景 (1) - ITU-2020 及RAN端的演進

國際電信聯盟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針對每一個新世代的網路,都會開出所需的需求以及應用場景,而各大電信標準組織,再依照 ITU 所提出的需求,訂定標準並向 ITU 提交標準,供 ITU 審訂,以下為 ITU 從 3G 到 5G 所提出的需求 : 3G: IMT-2000 4G: IMT-Advance 5G: IMT-2020 ITU在IMT-2020中訂定了八個主要的KPI(參考自 NMGM 5G White Paper ),請參閱下圖: 八個KPI如下: 更好的使用者傳輸速率體驗(User Experienced Data Rate): 100 Mb/s以上 更高的峰值傳輸速率(Peak Data Rate): 20 Gb/s 單位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更高的傳輸資料量(Traffic Capacity): 10~100 Mb/s/m 2 更高的頻譜使用率(Spectrum Effiency): 3倍以上 更快的移動速度(Mobility): 500 km/h 更低的延遲(Latency): 1ms以下 更高密度的裝置連線(Connection Dencity): 100萬 devices/km 2 更低的耗能(Network Energy Efficiency): 電力消耗為1/100以下 這八個KPI主要是要滿足三大場景的應用: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 指的是更快速的傳輸速率以及 更好的使用者上網體驗 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指的是更低的延遲,像是自動駕駛車和遠端醫療手術等應用 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 指的是更大量、更密集的機器通訊 ( 每平方公里 100 萬個以上的裝置進行連線 ) 更細節的應用場景可參考以下的圖片: 三個角落分別代表三種場景 由左而右分別為eMBB、mMTC以及URLLC(來源: ofcom )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