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2021年報及未來展望

前言


從去年4月進入美股市場後,也接近2年的時間了,經歷了不少事情,一開始因為對市場的認識不足,只買進了一些保守型的資產,直到後來慢慢地了解到估值和股價的關係,才慢慢踏入成長股的行列,也是我主要持有的資產種類,記得當初買入特斯拉的時候,內心也是很掙扎的,因為當時的特斯拉是一支本益比超過1000倍的股票,不過我算是比較保守的投資人,所以大部分都是持有大型科技股,僅用少部分資金買了風險相對高的資產,博一個夢想,以及嘗試提高報酬率。

這是去年剛入市場時候的投資組合:
👉[美股]初入美股市場半年投資心路歷程&績效

這是年初時候的投資組合(含美股估值邏輯):

這一年的美股投資歷程也不是順風順雨的,記得在年初時候,剛將一部分新資金加入成長股之後,就因為美債殖利率的升高,造成估值上的回調,導致科技股被無差別的破壞,當時一度把去年的獲利全部跌光,那一段時間也是心理壓力很大,幸好最後挺過來了,不過回顧當時的操作,也真的很韭菜,後面我會再分享。

投資組合分析及回顧

》投資組合/Portfolio


》什麼是持倉成本?

之前我的成本計算,都是看券商系統顯示多少就是多少,但是真正在計算一檔股票獲利的時候,應該是要加入或扣除如股息、融資利息、已實現損益等之後,才能反映真實的持有成本,以便反應真實的獲利情況,也就是我這邊寫的持倉成本。

以下做一個試算,方便大家理解:
  • 假設券商我持有10股蘋果股票,券商軟體顯示帳面單位成本為每股125美元,也就是帳面總成本為125*10=1250美元
  • 而在這之前,我總共產生了以下幾項收益支出
    • 共領取15美元的股息(收益)
    • 共獲得了200美元的已實現損益(收益):原本可能我持有20股,然後賣了其中10股實現了200美元的損益
    • 共支付了10美元的融資利息(支出)
  • 所以我的持倉成本為:
    • 真實持倉總成本:1250-15-200+10=1045美元
    • 單位持倉成本:1045/10=104.5美元/每股
其實有些券商會自動幫你計算上述這些成本,只是我使用的Firstrade似乎沒有提供,如果有使用過其他券商軟體的會發現,有些人的持倉成本會是負的,那是因為他已經完全回收當初投資的資金了,不管是透過實現一部分的損益還是因為領取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股息。

》整體投資報酬率比較

說明:資產報酬率指的是我美股帳號的所有股票加上現金總和去計算,假設年初持有市值8000美元股票、2000美元現金,共1萬美元的資產,到了年底共持有市值12000美元的股票、2000美元的現金,共1.4萬美元的資產,我的報酬率如果只看股票部分是50%,而如果看總資產的報酬率則是40%(1萬美元→1.4萬美元)。

今年在10月以前,我的資產報酬率大概只有5%,是遠遠落後於大盤的,之後得益於特斯拉、半導體板塊的暴漲,使得資產報酬率最高達到了28%,也就是我自己年初訂的20%~30%的目標,然而因為年底市場對於Taper及升息的預期導致科技股大跌,我重倉的科技股板塊都遭受重創,導致獲利回吐(近六個月資產變化見下圖),不過我也趁著這個機會將現金持續買入優質且估值已經合理的股票,所以現金部位降到僅有3%左右,相信這些股票在未來仍然能給我帶來不錯的收益。

近6個月資產變化圖

雖然我在1月跟4月各入金了一筆資金,但是我喜歡採取分批慢慢買進的策略,只有好股票被錯殺,才會入場加碼或開倉,所以一直到年底資金才用到差不多完,因為並非整批資金年初一次投入,所以報酬率看似落後大盤不少,實際上應跟大盤小輸至持平,這樣的成果還算及格吧,就繼續努力,至於為什麼僅留3%的現金,因為我每年都會繼續給美股帳戶注資,所以只要有入金,現金部位自然會拉起來了。

這次我額外做了一個數據,就是股息收益率,股息計算方式為整年股息扣除30%稅額之後(除了RDS.B因為上市及監管地點的關係不用課稅),再對應到年初資產並計算股息佔資產增長的比例,可以看到,我的股息收益率僅有1%,其他收益都來自於資本利得(這部分約2X%),這跟台股有很大的不一樣,台股的公司喜歡標榜高殖利率,而美股的許多公司是透過回購(Buyback)美化EPS,或是將現金流持續投入公司運營,讓業績持續成長,進而達到推升股價的目的,像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就是前者,而特斯拉就是屬於後者

今年標普500漲了接近30%,但是很多股票今年表現(截至12/27收盤)是遠遠不及大盤的,以大科技/大權值來說,僅有AAPL、NVDA、MSFT、TSLA、AMD等是遠遠跑贏大盤(見下圖),其他像是NFLX、AMZN、Meta/FB等的年內漲幅都輸給了大盤,更不用說以ARK為主的成長股今年都表現慘淡,ARK旗艦基金ARKK更是回調了超過20%,所以今年要打敗大盤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相信未來1~2年在Taper跟升息的後疫情時代,主動選股會更難跑贏大盤,因為當流動性降低之後,就不是像去年那樣不管什麼股票都亂噴一通的時代了。

》預計調整之投資組合:

  • 現金及類現金等低波動資產:我最大部位的殼牌石油,原本預計經濟復甦會在2021年底以前達成,不過因為疫情反覆的關係,速度比預期還落後了不少,所以就將石油股的減持推遲到2022年執行,目前各大投行也都看好2022年能源板塊的發展。至於為什麼把殼牌石油、可口可樂等股票定位成類現金資產呢?因為我當初持有他們的目地就是在領股息的同時慢慢等股價回到疫情前水平,所以在乎的就不會是短期的波動了,而當其他優質股票出現不錯機會的時候,我也會拿這一部位的資金進行換股。
  • 電動車板塊:電動車板塊我覺得會是未來5~10年確定性最高的產業,馬斯克預計特斯拉的產能將在2030年達到2000萬輛,用以每年替換全球1%的燃油車,而目前特斯拉的產能約莫才100萬輛,意味著再未來8~9年,還能有20倍的增長,所以我給我的資產配置最大的部位在電動車板塊,接下來預計會再加入車用晶片(如NXP、MRVL等)、鋰電池(如ALB等)等相關股票,不過這個板塊的股票估值真的都不便宜,希望市場之後給點利空來個殺盤,我可以把部位買到足。
  • 半導體板塊:半導體板塊我覺得在至少未來3~5年的確定性也是極高的,因應萬物聯網、數位化,晶片的使用量將有指數型的成長,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接下來5年的CAGR(年複合增長)約為10%~15%,而晶片巨頭Nvidia及AMD,也都分別有30%左右的CAGR,所以我的第二大持倉板塊會布局半導體產業。因為最近許多巨頭都宣布要自己開發自己的晶片(蘋果擴大垂直整合,未來高毛利零組件都將自行設計,以拉大與競爭對手距離),我覺得這對高通等網通大廠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而NVDA未來的確定性較強,只是目前NVDA的估值偏高,如果有合理的回調會嘗試進行換股,此外,我有少量的布局晶圓代工產業,目前是在台股帳戶中持有台積電,所以美股資產中並沒有看到台積電的持倉。
  • 尖牙股:尖牙股應該算是一個確定性較高的板塊,這個板塊包括了FB、Amazon、Apple、Netflix、Google及我認為也算大科技的Microsoft。我年初買進的蘋果也跑出了不錯的報酬,只是蘋果目前估值也偏高了,沒有回調的話不會補倉,而最近臉書(Meta)因為近2季財報增速放緩,被殺了一波估值,讓我有機會開個底倉,其實我當初最想買的是Google,只是他一股金額太貴,我不好控制成本/分批買進,所以作罷,不過隨著資產規模的增長,如果未來尖牙股板塊能有不錯的回調,我也可以開布局這些高價股。
  • 金融科技板塊:金融科技板塊也算是一個我非常看好的板塊,不過因為這個版塊今年真的很弱勢,所以算是我投資組合裡面跑最差的一個部位,MA/萬事達當初買進的理由是想做經濟復甦這個週期,因為萬事達的跨境刷卡占比遠高於Visa、美國運通,不過跟石油股差不多的情況,經濟復甦的週期可能會被推遲至2022年,另外,SQ/Block及Paypal也是兩間優異的公司,不過因為經濟復甦的關係,他們這兩季的業績增速都會暫時放緩,也讓我有更多的時間緩慢的在底部進行左側建倉,MA、PYPL、SQ在未來5年都有20%甚至更高的CAGR。
  • 大盤ETF:隨著資產慢慢的增長,我規劃慢慢降低主動選股的資金占比,而將一部分的收益(目前規劃15%資產)滾入大盤ETF進行長期持有,因為我的主動選股都以Nasdaq中的科技股為主,所以大盤ETF的部分就選擇了追蹤標普500指數的VOO,而沒有選擇SPY就僅僅是因為VOO的管理費較低而已,除了美股券商Firstrade以外,我還有使用複委託進行定期定額買進,明年開始也會把複委託部分的資產納入一同計算。在2020年,Nasdaq100是大幅跑贏標普500的,而在2021年則是標普500表現較穩健。
  • 小型成長股:這部分就是買一些夢想的,喜歡哪間公司就都拿一點錢去丟看看,歸零就算了,或許會讓我找到下一個亞馬遜或是特斯拉呢。
  • 其他:我也有拿一部分資金去嘗試看看科技股以外的板塊,像是目前手上持有的貨運巨頭Fedex/聯邦快遞及CCL/嘉年華遊輪,希望能多認識到一些科技股以外的投資機會。

這一年我都學到了什麼?

估值及成本控制

一間公司的估值由各方面決定的,像是價值股的股價可能取決於配息率或是品牌價值,而成長股的股價更看重的是公司業績的成長,成長股的估值取決於市場對公司未來營收的預期,人家常說,公司估值跟真實業績就像主人與狗,狗有時候跑在主人前面、有時候跑在主人後面,但最終都將回到主人身邊,如果市場對一間公司的期待很高,結果公司開出了一個很普通的財報,市場會毫不留情地殺一波估值,像是前陣子Docusign開完財報後的隔天暴跌了41%,相反地,如果市場對一間公司沒什麼期待,結果卻開出一個跌破眼鏡的超好財報,你就會看股價有一波爆發性的噴出,就像前陣子開完財報的梅西百貨在隔天暴漲了21%

詳細的估值方式可參考我另一篇文章:

為什麼說估值這麼重要,因為如果一間好的公司你買在高於估值很多的地方,當市場不好的時候,會非常容易面臨套牢或大幅虧損的情況,畢竟那高估的部分可能只是情緒照成的,相反的,如果你能買在低於估值很多的地方,最終可獲得的潛在收益也能被更有效的放大,風險也較低。只是估值這件事非常的主觀,一隻股票你認為貴,別人可能認為不貴,我自己通常會參考同類型公司對應的業績增速/估值,以及歷史本益比,去評估什麼樣的價格我買起來風險會較低,例如每年30%的增速可能對應著60倍的本益比,而10%的增速可能對應著20倍的本益比之類的。

不過投資眼光真的要放遠,不要太在乎一間公司短期1~2季的財報,而更應該注重公司3~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發展願景,有時候業績不好只是暫時性的,就像蘋果今年第四季因為供應鏈問題導致訂單遞延到明年,這時候如果股價受到壓制,反而是買進的機會,而不是因為一季業績不如預期就把股票砍掉。

》操作策略

我覺得成本的控制和操作策略,很高程度的影響了一支股票最終的報酬率,有了估值的觀念之後,會比較容易知道自己買的股票貴不貴,通常在估值偏高的地方,我還是會買進股票,只是我的部位就不會太大,或是基於不要錯過的心理,只買了一個很小的倉位當作觀察倉。

我習慣的操作策略是左側建倉,也就是越跌越買,會搭配技術面跟量價關係在可能止跌的區域掛單買入,離估值越近或低於估值我會買入越多,這樣有一個缺點,就是股票可能會面臨一段時間的套牢,只是再往下的機率也會比較低(前提是僅買入已有營利的大公司),而優點就是潛在的長期報酬率會比較高。另外,我也會在之後股票上漲的過程中,將高成本的部位出掉,僅留下底部攤平的低成本部位,當股價已經遠遠脫離我的成本區,我也比較能對抗市場的波動,做到長期持有,舉個例子,我年初在165附近買進了高通的股票,之後高通一路下跌到120附近才止跌,我就一路往下買,在年底時候,我在180附近把年初165買進的高通股票出掉,只留下平均成本130幾的部位,讓利潤繼續跑。

在對於市場及風險有基本的了解後,我慢慢調整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可以在市場中存活,讓資產穩定的增長。至於我這樣的操作方式是最好的嗎?倒也不一定,投資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最佳解,只有適不適合自己而已。

》耐心

前面提到了,好的股票要買在好的價格才能更有效的放大利潤,只是有時候好公司的股價都是頂著很高的估值,還真的買不下手,不過在市場久了會發現,再好的公司都有可能因為短期利空造成股價的下跌,一個月跌完三個月、半年的漲幅也是稀鬆平常,那何不多觀察一些股票,等這些股票發生利空的時候多買一些呢?像是尖牙股就曾經因為反壟斷訴訟,股價被壓制了好長一段時間,或者是前面提到的,可能某一季財報不好,這些都會導致公司股價出現短期的回調,這些都是不錯的買入機會。

舉個例子,我年初時候在170幾將迪士尼的股票賣出,賣完之後還一路上漲到了200多,當初就設定如果迪士尼能跌到140~150,我會考慮重新買回,結果等了將近10個月後,迪士尼還真的跌回來了,不過在機會成本的考量下,後來就暫時沒買迪士尼了。

》機會成本

這我覺得是一個我做的比較差的地方,因為看到的投資機會很多,所以有時候沒有做過更深入的比較就開始買入,所以也賠了一些錢,有些是套牢了、有些是停損掉了,其實如果能在買進一檔股票前,多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投資機會,我可能就不一定會面臨到這些金錢及時間上的損失,可以將資金更有效的利用在更有效益的地方,畢竟,我們散戶的缺點就是資金不足,如果每個想買的股票都買一點,一下就沒錢了,當好的價格出現的時候,可能也無法加碼或買進。

舉個例子好了,像是要投資SaaS板塊,真的有非常多公司,像是Salesforce、Adobe、微軟等,可能我們只看到大家都說Salesforce是SaaS領域的領頭羊,但是如果跟微軟、Adobe對比會發現,微軟他們的毛利率更高、獲利更加穩定,或許會是更好的選擇,這是投資上很多時候會產生的盲點,只看到自己眼前看到的東西,而沒有去跟其他公司做比較,選擇機會成本考量下更划算的選擇,這也是我未來要繼續精進的地方。

2022年展望及操作策略

》明年展望及配置

根據FED於2021/12/15發布的FOMC報告中指出,預期再接下來幾個月將Taper縮減購債規模提升至每月300億美元,而2022年將升息3碼左右,可預見的是,Taper及升息的速度,會很高程度的影響科技股的估值,這就要FED怎麼拿捏這個速度,如果企業業績增長可以追上升息導致的估值修正,那市場也不一定會有什太激烈的反應,所以我自己還是樂觀看待整個市場的,只是明年我會比今年再更保守一點,會配置更多的經濟復甦股及大盤指數ETF,可預見的是經濟復甦只是一件早晚的事情,而就算在升息的環境下,經濟復甦板塊的業績增長應可大幅跑贏升息所造成的影響,然而,市場永遠存在各種的不確定性,像是原本預期今年下半年就要經濟復甦及升息(導致了上半年的大規模板塊輪動),也是推遲到了明年以後,所以我也不排除這些所謂的預定時程都會有所調整,而美股已經走了10多年的大多頭,還能這樣持續下去嗎?我也沒有把握。

目前各大投行對明年的預期也都沒有太樂觀,標普500指數的預測落在4400點至5100點之間(目前大概4800點),大概就是正負8~10%左右,而看好的板塊為能源、金融、醫療保健等,而不看好的板塊是消費必需品/非必需品等等,至於真的會這樣走嗎?我覺得倒也不一定,因為今年也沒照著去年的預期走,所以我也不會把資產都轉移到這些板塊,我會繼續持有那些我長期看好的科技股,如果有機會來一波估值的回調,我也會繼續逢低加碼,畢竟,我看待的是5~10年以上的資產增長,而非1~2年內的板塊輪動,所以1~2年內跑輸或跑贏大盤我並不是非常在意。

其實我是真的很希望將所有資產都投入股市,但是在市場走跳幾年後,看過太多黑天鵝事件,所以不管怎樣都應該留一手,所以調整合的做法就是,保留基本生活所需的資金,剩下的才投入股市,除此之外,也會在資產中配置一些波動較低(也就是低Beta值),但是仍然有收益的資產,如果大盤發生非理性下跌時候,這些資產跌幅會產生對沖的效果,降低整體資產的下滑速度,也能拿來換跌較重的科技股、大盤ETF等資產,所以與其持有現金,我更願意持有這類型資產。

留言

熱門文章

主力如何控盤&台股處置制度解析

公司可以用什麼方式回饋股東

Openstack (1) : 簡介

[美股]初入美股市場半年投資心路歷程&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