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初入美股市場半年投資心路歷程&績效

前言

為什麼會開始投資美股?

在台股操作兩年了,雖然也有不少斬獲,然而,因為台股是淺碟市場,不容易出現能夠長期的投資的世界級、長期不斷成長的公司(目前看到的僅有台積電、寶雅等少數幾間),故,台股大部分股票都不適合長期投資,只能根據景氣跟市場需求(如前幾年被動元件之亂)作波段,這就必須投入大量精力做基本面、產業的研究,且台股因為公司的股本都不大,很容易被特定主力操弄,較難真實的反應基本面,而美股就不同了,90%以上都是投資機構跟法人在交易,當然了,台股也較容易利用這樣的情緒賺取超額報酬,這也是我正學習的地方。

長期投資的定義為,不管在任何時間買入該公司的股票,都能獲得正向且不錯的報酬,因為公司雖然有時候成長慢、有時候成長快,但是長期來說都是不斷成長的,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公司,才值得做所謂的定期定額、無腦買、隨便買,台股除了台積電以外,大概就只剩下0050符合這個條件(有其他案例歡迎跟我分享),而美股卻有無數公司符合上述定義可以做為長期投資的標的,像是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Alphabet)、Nike、Starbucks、Berkshire Hathaway、Disney、Walmart、Costco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如果不想要選股,就直接買入S&P500相關之ETF就好(如VOO、SPY等等),巴菲特也說過,最好的投資就是S&P 500 ETF(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因為絕大多數的主動基金跟散戶投資人,在頻繁的交易中,也無法打敗大盤(可參考漫步華爾街這本書),那為什麼我還要自己選股呢?我還是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眼光看出優秀的公司,進而打敗大盤,當然了,目前績效看起來很普通,也還在努力中。

S&P 500走勢圖


結論,台股較適合作波段操作,而美股較適合作長期投資。

此外,不同於台股中的公司喜歡發放現金股利,美股多透過買進庫藏股,提升股東權益、提高EPS,且同時推升股價上升,讓投資者獲得資本利得的回報,進而避稅。

目前規劃,以美股作為核心持股,而透過台股進行波段操作(衛星持股),將獲利滾入美股進行長期投資。

什麼時候開始進入市場的?

今年3/25開戶,3/26開戶完成,3/27入了第一筆資金開始操作,4月底再匯入一筆資金。

使用的券商是Firstrade,原本是想開TD的,但是當初看到PTT上不少人審核帳戶一等就是幾個月,就放棄了。

目前持倉&績效

今年迄今投資報酬率(截至2020/11/24收盤)

帳戶整體回報率:14%

股票部位回報率:約20%上下

同期S&P 500報酬率(1/1~11/24):9.8% (3257.85→3577.59)

同期NASDAQ報酬率:30.7% (9092.19→118800.63)

報酬率介於S&P 500和NASDAQ之間,績效並不算特別出色,不過還是一樣紀錄一下自己的操作。

目前持股(11/24收盤)&操作分析



  • 現金:18.37%
  • RDS.B:41.38% (成本:35.64,報酬:-5.69%)
  • TSLA:22.14% (成本:455.9,報酬:14.38%)
  • AMD:7.85% (成本:54.73,報酬:55.87%)
  • DIS:5.17% (成本:121.03,報酬:20.62%)
  • INTC:2.28% (成本:49.09,報酬:-6.18%)
  • NKE:0.95% (成本:102.93,報酬:30.31%)
  • KO:1.86% (成本:49.51,報酬:6.4%)

以上報酬純為帳上損益,不包含現金股利及已實現損益(約佔帳戶資產9%,主要來自特斯拉波段操作,這邊呼應了一句話,80%的投資獲利來自20%的股票)。

美股資產佔總投資資產約為35%,目前有趁美元低檔慢慢換美元,打算加倉美股部位。

當初會選擇重倉RDS.B,是因為要不是因為肺炎,殼牌不可能出現這麼便宜的價格(股價跌到30年前的價位),殼牌公司擁有強大的現金流、0課稅之高配息(如果股息回到過去水平,以此價格買入約為11%殖利率),在未來3~5年,既有機會翻倍(10年線約為60美元),且在等待的期間,可以持續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減發股息後,目前殖利率約為4%),然而就如各位看到的,前陣子的殼牌其實跌得很慘,最近因為疫苗消息出來,就把6~7個月來的跌幅一次漲了回來,至於為什麼後來沒再加倉殼牌呢?因為我覺得我在單一持股的倉位太大了,這也是我當初資金分配沒作好的一個失誤,太快買入過多的部位,導致後來無法再加倉,也導致成本被攤在較高的位置。

另外,會選擇特斯拉為第二大倉位,是因為喜歡特斯拉這間公司及其CEO (Elon Musk),並且其自動駕駛及能源技術領先全球所有汽車製造商,在未來有機會建立像蘋果一樣的生態鏈,雖然進場時間較晚,但是相較於未來的增長,任何時間都不嫌晚,Yahoo Finacial上顯示特斯拉未來5年,每年可以有353%的成長,在The Four這本書中提到,Tesla是有機會成為下一個一兆美元市值的公司之一,而科技女股神Catherine Wood更是喊出2024年7000美元的目標價(分割後的1400美元)。

可口可樂、INTEL及NIKE則為較穩定之投資,並不期待有高報酬,只期待獲得市場平均報酬。NIKE當初會買進,單純是對這個品牌的青睞,不過沒想到,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情況下,NIKE在2020年Q2 (NIKE的2020財年Q1)還能創下歷史最佳的獲利,進而推升NIKE股價上漲了約30%,原因是NIKE從AMAZON撤出,改在自己的網站販售商品,進而提高了毛利率(〈財報〉數位業績飆升 Nike Q1營收獲利遠勝預期 盤後大漲逾13%)。

接下來預計操作,打算等待VISA、AMAZON、FB回檔要進行買入,而Tesla則打算以長期投資的角度,隨著時間慢慢增加部位,接下來大盤如果有較大的回檔,也會再增加10~20%的部位長期持有S&P 500 ETF (VOO)。


留言

熱門文章

主力如何控盤&台股處置制度解析

公司可以用什麼方式回饋股東

Openstack (1) : 簡介